M系列主機HDMI輸出解析度超過螢幕能不顯示怎麼辦?

當 HDMI 輸出解析度高於一些較老舊螢幕本身支援的最大解析度,可能會出現「黑畫面」、「無訊號」、「畫面錯亂」等情況。以下是幾個解決方法,讓你能恢復正常顯示:

🔧 解決方法1:換另一台螢幕來調整解析度

  1. 如果你的原螢幕完全沒畫面,可找一台解析度較高的螢幕
  2. 接上主機後可正常顯示時,進入設定將解析度調低,例如:1024×768
  3. 再換回原來的螢幕就能正常使用。

🔧 解決方法2:盲操作主機滑鼠切換解析度

  1. 到主機端,在看不到螢幕畫面的情況下,先按滑鼠左鍵。
  2. 長按滑鼠右鍵不放,持續大約10秒。
  3. 放開滑鼠右鍵。
  4. 此時,主機會開始自動調降各種解析度,直到螢幕出現畫面為止,自動調節持續時間大約5秒至60秒。
  5. 畫面若出現,則螢幕就能正常使用。

🖥 常見老舊螢幕解析度對照表

名稱寬 × 高比例類型與年代
VGA640 × 4804:3非常老(1980~1995)
SVGA800 × 6004:3老 CRT、早期 LCD
XGA1024 × 7684:3最普及的老 LCD(2000 年代初)
WXGA1280 × 72016:9廉價 LCD、筆電
WXGA+ / HD+1440 × 90016:10早期寬螢幕 LCD
SXGA1280 × 10245:4方形 LCD 螢幕常見
WSXGA+1680 × 105016:10高階老 LCD
UXGA1600 × 12004:3專業 CRT / 高階 LCD
HD (720p)1280 × 72016:9早期 HD Ready 螢幕
Full HD (1080p)1920 × 108016:9較新螢幕(2010年後)

🧠 判斷方法:

如果是方形螢幕,最大通常就是 1024×7681280×1024
如果是寬螢幕,但面板看起來模糊或解析度選項很少,可能只有 1366×7681440×900

⚠️ 輸出解析度建議

如果你使用的螢幕是:

  • VGA 接頭或 DVI(非 HDMI):解析度通常不超過 1280×1024。
  • 年限超過 15 年以上的螢幕:最好從 1024×768 開始測試,慢慢提高解析度。